打车软件竞争:到底便宜了谁?

这样的市场竞争,目前形成了皆大欢喜的局面:乘客当然喜闻乐见,出租车司机奔走相告,两大阵营也是客户盈门。

2014-02-24 第512期

补贴大战的根本目的是抢占移动支付市场蛋糕。“这场竞争的结果,要么是两家公司二分天下,要么一家独大。互联网公司从来都是烧钱最狠的公司,只要能争取到移动支付用户,也就不愁把烧掉的钱挣回来。正如马云用免费模式把ebay赶出中国,现在淘宝、天猫店主还不是被牵着鼻子走?”

打车软件大战持续升级 两大电商意欲为何

近日,打车软件大战持续升级,对于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的“丰厚”补贴政策,消费者和出租车司机都在好奇两家公司还能坚持多久。在最新软件升级后,乘客使用嘀嘀打车并且微信支付,每次能随机获得12元至20元不等的补贴,每天3次,首单享受补贴15元。快的打车则遵守“永远比同行多1元”的承诺。就在几日前快的宣布,从2月18日15点开始,用快的打车并用支付宝付款,每单最少给乘客减免13元,每天2次。也就是说,北京市民如果打车不超过3公里,只有起步价的话,将享受免单优惠。与此同时,嘀嘀打车联手腾讯游戏,将对每周使用嘀嘀打车微信支付车费10次以上的用户,赠送微信游戏“全民飞机大战”中的高端战机1架。而在“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的形势下,快的打车累计满5次,可获赠淘宝天猫平台的退货保障卡一张。两款打车软件“烧钱”大战尚在进行时,其背后两大互联网公司被带到众人面前—嘀嘀背后的腾讯和快的背后的阿里巴巴。消费者在享受到免费打车、出租车司机在享受到车费补贴的同时,都不禁疑惑这两大电商竞争如此激烈、烧钱如此之多究竟为何?[详细]

如此烧钱能维持多久?

打车软件流行实乃培养用户支付理念

从补贴上看,“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确实是在砸真金白银。据了解,目前双方宣称补贴总额至少达19亿元。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师庞敏丽认为,“通过‘两军对垒’的阵仗,虽然双方赔了不少钱,却能起到普通广告达不到的推广效果,吸引更多的用户下载使用。打车软件平均吸引一个新用户的成本才20元,远远低于电商行业人均两三百元的新用户获取成本。”庞敏丽称,打车软件是腾讯和阿里两大集团在从线上向线下延伸的重要渠道,实现商业模式落地的重要手段。打车软件的烧钱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更多用户加入移动支付行列,用户移动支付的理念被培养后,以后移动端的商业布局才更可行。[详细]

要么二分天下,要么一家独大

中国移动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李易认为,不论这种竞争能持续多久,目前来看确实是受到了市场的欢迎。但不可否认的是,补贴大战的根本目的是抢占移动支付市场蛋糕。“这场竞争的结果,要么是两家公司二分天下,要么一家独大。互联网公司从来都是烧钱最狠的公司,只要能争取到移动支付用户,也就不愁把烧掉的钱挣回来。正如马云用免费模式把ebay赶出中国,现在淘宝、天猫店主还不是被牵着鼻子走?”李易称。[详细]

打车软件之争莫成价格战

“价格战”未必是好事

这样的市场竞争,目前形成了皆大欢喜的局面:乘客当然喜闻乐见,出租车司机奔走相告,两大阵营也是客户盈门。尤其是,两大公司争夺打车软件的客户,并不着眼于打车本身,而是培育和占领移动支付的市场。而这个市场的壮大,所带来的好处也是全方位的,绝不局限于两大公司,众多行业也会受益。不过,竞争也要讲究策略和规则,目前两大公司的竞争越来越像是“价格战”,这未必是好事。中国此前有不少行业,比如家用电器、个人电脑、移动电话和汽车等领域都发起了多次价格战,有些企业因此严重损伤了元气,继而让全行业也蒙上阴影,继而顾客也未必长期获益。目前,打车软件的竞争也在滋生一些弊端,靠补贴抢客户恐怕也不是长远之计。[详细]

打车软件仍有不少弊端

首先,手机打车软件对乘客而言是相对安全方便的,但对司机则未必,尤其是他们一边开车,一边留意手机,这可能分散注意力,进而酿成交通事故。其次,手机打车软件对于年轻人以及使用智能手机的用户可能非常方便,但这会让老年人和孩子们在打车时陷入无车愿载的困境。再次,大面积的补贴虽然是赚取人气、占领市场的利器,但它培育“补贴才使用”的习惯未必利好市场,尤其是长期价格战会损耗行业的活力。[详细]

打车软件,不能一味踩刹车

技术改进或能解决两大弊病

如今打车软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的哥用多软件抢单多得补贴,二是软件分散的哥注意力,引发安全担忧。对于这两大弊病,的确需要规范和提醒。相比交管部门的口头提醒,技术改进可能更管用。的哥用多软件抢单问题,其实是一个技术的漏洞,至于软件分散注意力,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也应不难。至于安全问题,法律有明文规定,司机开车时不能打电话、发短信以及有其他操作手机的行为,这不仅对打车软件有效,对任何司机都有效。[详细]

法律规章和市场监管要加快步伐

有专家称打车软件破坏市场公平,呼吁政府强势介入,这说法并不得要领。可以说,面对高层持续关注的老百姓打车难问题,只靠官方调价听证——这一上面的“政策”并不能完全解决,应运而生的民间打车软件——这一下面的“对策”,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如果上面的“政策”与下面的“对策”形成合力,解决打车难会省力得多。个别地方对打车软件施以重拳,多是源于垄断即将被打破的恐惧。伴随着互联网思维的普及,那些靠垄断、或者中间环节获取超额利润的企业形态必将消失,时代大势使然。因此,对于新经济的管理,对于经济转型的思考,都需要有互联网的思维。如不久前《新闻联播》头条——互联网思维正在改变中国制造业,政府的决策和管理自然也不能落伍。就打车软件而言,一味地踩刹车并非上策,法律规章和市场监管快马加鞭,赶上互联网的车轮方是上策。[详细]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华声在线原创策划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出品:华声在线
本期责编: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