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磷矿四十年

2016-07-13 09:38:35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刘乐]
字体:【

■ 廖鹏君

湖南省浏阳磷矿(上世纪八十年代改名为湖南省磷化工总厂)是一家国有大二型企业,隶属于湖南省化工厅,1985年下放长沙市,为全民所有制企业。该矿位于湘东浏阳市永和镇境内,地处浏阳河上游。矿区东至金狮冲,西至樟树冲,北邻浏阳河,南至老虎坡,东西长8公里,南北宽2.5公里,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

浏阳磷矿创建于1964年,至2002年破产改制,走过了近40年的历程,其间共生产了磷矿石两千多万吨和上百万吨磷化工产品,其产品除供应本省外,还远销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浙江、江苏、河南、河北、山东、山西、辽宁、吉林等十多个省、自治区,黄磷还外贸出口,为全省和全国的工农业生产作出了较大的贡献。笔者作为土生土长的永和人,又在浏阳磷矿工作了30多年,经历和见证了浏阳磷矿从创建到发展再到破产改制的全过程,今天回忆这段不平凡的历程,真有点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浏阳磷矿是1958年全民办矿运动中由群众报矿发现的,1959年开始初步勘探,同年12月开始生产。当时厂矿并建,以厂为主,最多时职工达500人。当时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由于电力、燃料、生活物资供应不上,生产了200多吨钙镁磷肥和1.5万吨磷矿石以后,于1961年6月停办下马。

浏阳磷矿复建是从1964年开始的。这一年,国民经济经过三年的调整,已基本恢复,刚刚从三年困难时期熬过来的人们,对饿肚子的滋味还刻骨铭心。大办农业,确保粮食丰收是当时全党全民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办农业,迫切需要化肥,根据当时省委“以磷增氮、以氮增粮、磷氮并举、以磷为主”的方针,决定恢复浏阳磷矿建设。

1964年初,浏阳磷矿筹建处正式挂牌,为尽快拿出磷矿石,在党总支的领导下,最早从煤矿和冶金系统调进一批职工。在一无厂房二无设备的情况下,学习大庆人头顶青天,脚踏草地的革命气概,边基建边生产。选择矿石露点好,靠近浏阳河的樟树冲工区先行土法人工采矿,手锤肩挑,三皮(手板皮、肩膀皮、脚板皮)过硬生产了16000多吨磷矿石,1965年12月14日《湖南日报》在头版头条报导了浏阳磷矿边基建边生产的先进事迹。生产出的磷矿石通过浏阳河的船运至长沙等地的化工厂,生产出了含有效磷16%的合格膦肥,这么快的生产速度引起了省委领导的重视。

为了加快浏阳磷矿建设,1965年6月,省委决定成立“湖南省浏阳磷矿生产建设指挥部”,由省经委副主任翁徐文同志任指挥长,坐镇指挥。指挥部调集各方面力量,采取三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五落实(设计、材料、设备、劳力、时间)的办法,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大会战。

指挥部调集了省轻化工厅设计院、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省建筑工程设计院、省水利电力设计院、省煤炭设计院、长沙有色金属设计院的部分设计人员和省地质局402队,湘潭建筑工程公司、省交通厅组建的铁路工程处和民船运输局共10个单位4万人的专业施工队伍和民工,打了一场勘探、设计、土建、采矿、运矿、铁路施工、建桥、架高压线的大会战。

这场大会战和浏阳磷矿的建设经验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1965年11月,时任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同志在视察时指出:“浏阳磷矿土法上马,逐步实现机械化的路子走对了。”时任省委书记华国锋同志,1966年初到浏阳磷矿指导工作时说:“磷矿的建设贯彻了总路线精神,是多快好省的。”(《浏阳磷矿史》1964年—1979版第6页)。1966年11月,化工部化学矿山公司在浏阳磷矿召开了全国磷矿工作经验交流会,表彰了浏阳磷矿建设的高速度和取得的成绩。

在各级领导的鼓励和关怀下,参加大会战的各路建设者克服露天施工的各种困难,争分抢秒苦干加巧干,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完成了以下几项工程:

一、1964年,疏浚和拓宽了从矿区到长沙的160公里浏阳河河道,使浏阳河常年都可通行5-7吨的运矿木帆船。

二、1965年下半年,省交通厅桥梁工程队仅用两个月修建了横跨浏阳河的永和公路大桥,使矿区公路可直通浏阳、长沙。

三、1965年10月1日开工,1966年7月1日建成通车的醴浏窄轨铁路,全长105公里,解决了磷矿石外运的问题。

四、1966年上半年开工用9个月的时间,架设了从株洲电厂至磷矿87公里11万伏的高压线路并完成了送变电工程。

至此,指挥部如期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于1966年底撤消,“坚冰已被打破,道路已经开通”,浏阳磷矿迎来了新一轮的开发和发展。

正当矿山建设进入高潮的时期,“文化大革命”如期而至,这场波及全国的“动乱”毫无例外地影响了浏阳磷矿的建设。正常的生产秩序被打乱,设备、材料短缺,基建速度放慢,产量减少,质量下降,事故增多。磷矿石产量从1966年年产35万吨下降到1968年的年产27万吨,该矿黄磷车间的建设至少延迟了4年。

从1969年开始,全矿干部、职工顶住压力,坚决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关于抓革命、促生产号召,随着大型矿山设备陆续到矿投产,矿石产量逐年上升,到1975年,全矿矿石产量达到年产86万吨,这一时期是矿山发展的鼎盛时期。

在生产发展的同时,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兴建了一大批职工生活设施,职工宿舍楼、职工医院、子弟学校、技校、工人俱乐部、矿部办公楼、工会楼、科技楼等,弥补了艰苦创业时期职工生活设施的欠缺。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矿产资源的逐年递减,当时的矿领导为使企业立足长远,增强后劲,走矿化结合的道路,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了化工二厂,计划年产磷铵2万吨,磷肥3万吨,硫酸4万吨。1992年化工二厂投产后,因磷矿石限产,经济效益严重下滑,职工常常领不到工资。化工二厂也因资金、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不能正常生产,停停打打。而此时,矿主要领导不是想方设法把生产搞上去,而是长年在外跑项目,找资金,导致内部管理混乱,上行下效,贪污腐败成风,国有资产流失,生产难以为继,全矿各生产单位于2001年全面停产,2002年经长沙市批准破产改制,2003年8月以最高不超过两万元的补偿金为全矿2700多名干部职工买断了工龄,为这座开采了近四十年的国有矿山划上了句号。

时过境迁,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时至今日,磷矿的一些老工人,一谈起那火红的年代,为革命开矿的情景,还感概不已,难以忘怀,都说“我们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留在了浏阳磷矿”。令人欣慰和高兴的是,前不久,长沙市和浏阳市的主要领导率两级政府的旅游局长到永和镇考察和调研,筹划把永和镇打造成工矿旅游文化名镇。浏阳磷矿这座为国家做出过贡献的老矿山将华丽换身,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人们休闲健身,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