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内容应更规范

2013-11-03 21:17:21 [作者:吴海霞] [责编:夏博]
字体:【

  “三公经费”预算为0,本该得到公众的掌声,然而在现实中却遭遇了无情的“板砖”,这说明公众对“瘦身”数字的真实性、可信度存在质疑,而这种现象恰恰反映了当前“三公经费”公开的一个隐性问题—人们无从判断某个单位、某项三公支出是否合理,只能凭感觉、想象、经验去评判,而没有可以参考的标准和依据,难免陷入数据无论高低都无法相信的“怪圈”。

  “三公经费”0预算,似乎已经变成了一场公众“竞猜”。对于各部门公布的数字,多数公众并没有多少概念,除非对比之下显得特别离奇,才会引起关注。在信息并不对等的情况下,如同“达芬奇密码”一样的数据,让人找不到破解之法。数据摆在那里,不知真假,无从考究,这才有了数据无论高低都让人难以置信的尴尬。

  “三公经费”0预算,之所以会引来质疑,除有公众了解不足、随意揣测的因素,更多是公开内容不够规范的因素,或者说对“三公”支出向来缺少体量上的权威数据。事实上,如果不考虑各地的行政规模与行政绩效,空谈支出的绝对值,或者不看原有基数,只谈压缩的百分比,那么就显然缺乏价值评判的合理维度。

  公开“三公经费”,自然不是为了让民众看个热闹,而是要让民众看清“门道”,进而监督政府部门的花钱行为。所以,当前有关部门需要做的是,对“三公”项目和科目给出明确定义,多做一些解读、解释,让民众充分地看懂这些已公布的数据,并据此判断数据背后的行为是否合理,比如,“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要细化出公车购置、维修、运行等分项经费,包括有多少车辆、多少司机、公车用途等等。再如,公务接待费包括哪些费用,哪些人可以受到公款接待等,这样才能交给公众一本清晰易懂的“明白账”、“放心账”。

  公开必须与监督相辅相成。在这方面我们不妨借鉴温岭市的做法,这座城市被誉为“21世纪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一道新曙光”,他们用8年的时间探索了以“公民广泛参与协商,代表全程监督修正”为核心的“参与式预算”。在此过程中,积极利用民主恳谈为预算“挑刺”,比如今年一个部门的预算审查,代表们毫不客气地提了101条意见,在认真吸纳相关合理意见后,这个部门的预算“账单”才予以通过。这样的做法,有效强化了对预算的审查和监督,使预算编制更科学,预算内容更通俗。

  其实,类似的成功做法还有很多,各地应学习计划借鉴,围绕“三公经费”公开,赋予公众充分的监督权,对公开数字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建立信息回馈机制,在遇到公众询问和质疑的情况时及时回应,建立“主动公开—有效监督—积极回应”的工作链条,如此才能赢得公众的认同和支持,提高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可信度。

  把政府花钱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是“三公经费”公开的目的,也是建设清廉政府的题中之意。而要想做到这一点,除了在起步阶段公开“三公”数据外,还要赋予公众评判的坐标、监督的武器、问责的权利,唯有如此才能提升政府公信力,才能让公众心悦诚服。我们期待:今后出现“零三公”,不会遭遇公众“零信任”,而是用掌声表达“零质疑”。(吴海霞)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