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搜索并不能终结“到此一游”

[来源:山东商报]时间:2013-05-27 17:56:50
字体:【
打印 复制链接

  原标题:人肉搜索并不能终结“到此一游”

  几乎可以坚信,这些模仿对象也是一个个“模仿起家”。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人肉”出一个终端的个人,既无必要,也不可能。我们不可能通过给予某人一个“恶名”,就能补救一群人的素质洼地。对于终结“到此一游”,人肉的方式并不对症。

  有着3000年悠久历史的古埃及神庙,一夜间竟赫然出现了笔划分明的汉字,这是怎样一种“穿越”?“某某到此一游”的国内常见景观一旦漂洋过海,立即被升级为“国丑”,而且是真名真姓的“丢人实名制”。大家愤懑的原因很简单:中国人形象打折,在所难免了。

  看来,相较于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文物价值,人们对“脸面”更在意一些。

  群情激奋之下,“人肉”顺势而行,“某某”的姓名、生日、学校等信息很快就出来了。昨天的最新消息称,肇事孩子的家长已经“认账”,并且对此表示诚恳道歉。网上的汹汹“民意”这才稍微缓和了一些。

  但这种以“脸面”而引发的挞伐,能站住脚吗?是对“到此一游”的诚恳质询吗?是否掩盖了口水背后的真问题?

  先从文物说起。

  在《国家地理》中,有着“没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的表述,这句话与“不到长城非好汉”一样,锁定了各自不可替代的文明象征地位,是古迹不可复制性的极致代表。在这上面进行任何“个性化发挥”,都可视为对历史、文化的亵渎。我们已经对“长城上已经找不到一块无字砖”有着习以为常的叹息了,现在此般“自毁长城”的行径又延伸到了西方文化圣地。“到此一游”,何其“神力”!无论什么“到此一游”,还是什么“永远爱”,这已成为“中国式旅游”的一道必点菜。这种“傍古留墨”的动机何在?从故宫大缸上的“梁齐齐”,到台湾名贵树叶上“常州赵根大”,这些涂鸦并非传统文化里“题壁”的潇洒,而以“辣手摧花”方式和文物捆绑,其收获“不朽”的动机要比文化传世的动机大得多。所以,泛滥的“到此一游”,并非“记忆文化”里的一笔,相反,它更像是反文化的。

  还有一个争议点:既然“肇事者”是个孩子,你是否会选择原谅?应该说,“放大一个事件”和“放大一个人”是两码事儿。我们的表述,之所以是“某某到此一游”,而未涉及真实姓名,就是考虑到忽略个体身份信息的必要,尤其是,当对方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时。而且当事家长也说了,孩子模仿能力太强,那么,他的那些“不止一个的模仿对象”是谁呢?是否需要一一“人肉”?

  而且,几乎可以坚信,这些模仿对象也是一个个“模仿起家”。因此,在这个问题上要“人肉”出一个终端的个人,既无必要,也不可能。我们不可能通过给予某人一个“恶名”,就能补救一群人的素质洼地。对于终结“到此一游”,人肉的方式并不对症。

  但原谅肇事者也不是“到此一游”的终结,选择原谅一个孩子和深刻反省“到此”现象,并不悖反。要清楚地看到,在这个孩子“涂鸦”行为实施的现场,有可能站着一个成人社会:家长的规劝,可以缺席吗?文明旅游的“样本”可以缺失吗?文保意识可以不在课堂教授吗?这些都是“成人”该干的事儿。

  但事实是,成人们自己在这方面做得也不够好:几乎就在同时,有人爆料,在甘肃敦煌壁画上竟然有媒体记者的留言。成人都没做好的事,凭什么苛责一个孩子?难道仅仅因为他是在国外犯的错,丢了“中国人”的脸?或者,正像人民日报官博说的:批评不难,难在律己,“集体脸面”靠每个人维护。本报评论员肖明君

频道精选
网站地图
集团报刊系列
湖南日报 三湘都市报 文萃报 大众卫生报 科教新报 华声杂志 文萃月刊 向日葵·中国故事 放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