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一游”是牛皮癣般的顽症

2013-05-27 02:46:19 [作者:李振忠] [责编:夏博]
字体:【

  5月25日《新闻晚报》报道:“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网友“空游无依”的一条微博迅速引发热议,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为国人轻易毁坏千年文物的行为感到震惊和羞愧。许多网友对此均表示气愤,大呼“丁锦昊,你要火了”。曾带队赴埃及多次的资深导游张先生表示,毁坏和私藏文物出入境已经触犯了当地法律,一旦被发现且情节严重,可能要坐牢。

  “到此一游”始于何时不得而知,但至少人们在古代留传至今天的古建筑、名山大川中难以发现这四字尴尬词。说“到此一游”始于改革开放之后,事实又绝非如此,而至少在民国时代就有所谓风流才子们喜欢大书特书“到此一游”。如果非要追溯“到此一游”的祖师,大概只有孙悟空一人,其在如来佛祖手指下写的“齐天大圣到此一游”,算作“杰作”鼻祖。然而,孙悟空难逃佛祖掌心,这“到此一游”涂鸦者却很可能逍遥法外。埃及当地警方在未抓住现行时可能无法取证,而我国警方就果真会追查此人的“国际丑行”了吗?

  “到此一游”的刻写行为之心理学原理究竟是怎样的?人生百年,均希望在世间留下印迹,旅游途中,就是一个很好的刻写时机。故宫“到此一游”的作者与埃及刻写作者的心理动机其实如出一辙,不能在世间留下何等业绩,也不能留下传世名著,那就不妨刻写一些无聊文字“以示纪念”,因此才有了无数神州大地上的“到此一游”之“杰作”。

  从小公园中的楼台亭阁,到名山大川的著名景点,从故宫的铁缸,到著名佛殿的涂鸦,人们看惯了“到此一游”之类的乱涂乱画,几乎与随地大小便一样是一种顽症。然而人们断然不会想到这样的“杰作”还会传播到海外。然而人们不要忘了,小广告已经出现了巴黎地铁内,而当地留学生认为“这没什么”“这样的广告有时也方便了华人”,可见巴黎地铁内的小广告在某些人眼里并不见得有多么丑陋。小广告可以传播到海外,“到此一游”也可以出现在埃及神庙,这样的逻辑尽管有点难为情,但事实如此。种种陋习基于国人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质,要想“到此一游”不至于在国外丢人现眼,关键是提高国人文明素养,杜绝不文明行为。无法内外有别,更不该国内一个标准,出国又换成另一个标准。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应当是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指望国人不在埃及神庙里乱涂乱画,就应当着眼于在家庭教育、学校素质教育上下功夫,而不是铁路警察只管一段。

  若干年之后,“丁某某到此一游”也是文物,有网友如此调侃,可惜,这样的文物,不会万古流芳,只能遗臭万年。(李振忠)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