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玲:曾随织女度银梭

2012-09-10 09:21:31 [来源:潇湘晨报] [责编:杨帆]
字体:【

  今年24岁的苏玲是湖南云锦集团有限公司一名纺织女工。2008年,年仅20岁的苏玲成为常德历史上最年轻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9年她荣获“湖南省十佳女职工标兵”。今年6月,苏玲作为一线工人,光荣当选湖南省出席党的十八大的代表。

  2004年6月,16岁的苏玲为了贴补家用,成为云锦集团织布车间的学徒工。

  苏玲进厂比其他学员晚一个月,原本应该在3个月学徒期内掌握的技术,她只有两个月时间去学。虽然挡车工没有高深的技术含量,但需要有较大的耐心、细心和精心。

  当时和苏玲一起学习的学员有40多人,却只有两台机器可供操作。为了和同伴们一起结束学徒期成为正式工,苏玲早上提前一个小时上班,晚上推迟两个小时下班。午休时别人都去吃饭了,苏玲就在空出的机器上继续练习操作,午饭则用早上带来的两个馒头对付。当时,学徒工一个月150元的基本生活费,苏玲竟然给家里上交了近100元。

  当纺织工,打结是基本功。学徒期的结业标准是每分钟20个结,没有捷径,只有苦练。别人学习经纱打结,是按天递增,第一天练习100个,第二天200个。苏玲练习的时候,第一天打100个结,第二天猛增到500个。上班时间不够,她就将经纱带回家,坐在门前不停地打,天黑了,就坐在灯下一直打,直到完成师傅规定的任务为止。学徒期结束时,苏玲的双手手指上缠满了创可贴。

  熟练工一般能看12台织机,值班长安排第一次进班的苏玲看6台织机。可就是这6台织机,也让苏玲手忙脚乱,常常6台机子都停台了,急得苏玲在车间里跑来跑去,一会儿叫帮结工,一会儿请机修工,一天下来,脚痛得不能动弹,织出来的布产质量也不高,苏玲心里很不是滋味。

  车间里有些老的织机,很容易发生故障。这种织机织布效率低、质量不稳定、损耗也大,大家称之为“老虎机台”,很多人都不喜欢看管这样的机器。

  据苏玲曾经的师傅张英回忆,苏玲来到织布丙班半年后,她发现沉静朴实的苏玲身上有一股倔劲,而且细心好学,便有意识的把苏玲调到那些容易出问题的“老虎机台”上,磨练她的技术。朴实的苏玲直到一年后才知道真相,但她不仅没有怪罪师傅,反而觉得这是练技术的好机会。

  几年下来,苏玲由最初的照看6台机器忙得满头大汗,到后来能气定神闲的照看20台“老虎机台”,几乎掌握了车间里每一台“老虎机台”的习性,甚至练就了通过手摸布面的感觉,就能很快判断出故障在哪个部位、哪个零件出了问题的“绝活”。

  2007年被评为“常德市织布挡车技术能手”。

  “把别人看不活的‘老虎机台’看活了,我觉得特有成就感,觉得自己的付出非常有价值。”苏玲因为享受着劳动的快乐,从心底里爱上了自己的工作。

  当年一起学习的40多个人,都因为种种原因离开,外出寻找相对轻松一些的工作,苏玲不仅继续坚守在生产一线,还于200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09年11月,公司决定选送苏玲到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习深造,她成为云锦集团第一位送出去委培的在校劳模大学生。

  2011年7月,云锦集团新厂投产,原来老厂无梭织布车间的主任要出去招工,车间里缺少管理人员。还在实习期的苏玲获悉消息后立马回到云锦集团,公司将她安排到无梭织布车间担任总操作质量员,负责操作质量。

  有梭织布车间完全是靠手工操作,而无梭织布车间却是电脑控制,机械化程度很高。因为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凭借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苏玲只用了别人一半时间迅速接手,经过一个半月的学习和操作,在新工作岗位她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