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锦柱:我是山林的眼睛

2012-09-03 09:44:05 [来源:潇湘晨报] [责编:杨帆]
字体:【

  因周围没有树荫遮挡,午后的瞭望台显得尤为燥热。余锦柱8月29日的午餐是一包泡面和一点家里做的干菜,这还是妻子在4天前上山时给他带上来的。晚上则打算吃米饭和霉豆腐。很久没有尝过鸡蛋或是肉的味道了,“天气热,不好带,很容易坏。”余锦柱说。

  余锦柱的工作是湖南省永州市水口林业瞭望台的高山瞭望员,职责就是守护萌渚岭林区,避免火灾。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后,他的工作和生活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依旧是每天在瞭望台上24小时值班,每隔1小时瞭望1次。

  从8月林区进入火险戒严期以来,他更是提高了警惕。“今天情况还好,其实这些年来感觉火险还是比往年少了,主要是党的宣传得力,大家在用火时会格外小心些。”

  尖子岭因山势陡峭立于群峰之巅而得名。瞭望台就是一座不足10平方米的简易平房,四扇墙壁八只眼睛(瞭望孔),一张木床、一担木桶、三个砖头架起的一个灶、一架高倍望远镜,这就是全部家当。就是在这里,余锦柱独自干了34年。

  从山下通往瞭望台只有一条野草丛生的羊肠小道,米菜等用品都要靠肩扛手提走20多里路运上来,连生活用水都要下到两公里远的山沟里去挑,余锦柱为此常常“洗不起澡”,连饮用水都要控制总量。

  而这些,都比不上他独自在深山老林中所遭受的生命威胁。30多年的护林生涯中,余锦柱先后被雷击过4次,被毒蛇咬伤过十几次,每次都差点牺牲。

  凡是到过瞭望台的,都能够想象雷电的惊险——瞭望台的平台顶上的四个屋角,已经被雷电削去了三个,外墙上到处都是雷电击成的大大小小的凹坑。

  要搞好森林火情监测工作,没有一身过硬本领是不行的。为全面掌握管护区的情况,余锦柱利用雨天初晴不易发生山火的时机,登上过70多座高山,翻越了3000余个峡谷,踏遍了瞭望台周围60多平方公里的林区,对管护区内的山头地形、交通道路、扑救劳力等方面的具体分布情况做到了了如指掌。

  简陋的条件,恶劣的环境,使工作变得非常艰难。1993年正月初九下午2点,他通过望远镜发现雾江天竹岭山场有一条火龙在蔓延,可是对讲机坏了,他赶紧往山下10公里的水口镇跑,跑一段脱一件衣服,最后打起了赤膊,仍然浑身汗如雨下。一个多小时后到了镇政府,他两腿发软,喉咙冒烟,赶紧叫人打电话报告火警。由于报告及时,数万亩山林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

  通过多年实践的摸索、提炼,余锦柱总结出了如何根据林间烟色来瞭望监测火情的经验,自编了易记上口的二十四字诀:“望两面,察浓淡,分季节,析雨晴,测远近,观动静,别粗细,区缓急。”

  34年来,他利用这二十四字诀,细致地区分出林地里面生活用火、生产性用火以及失火的差别,每年监测700次以上的各类森林用火,基本上做到了测报准确无误,准确率达99.7%,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这一经验,被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编入森防教材,向全国推介。

  山上的生活是寂寞的。34年中,余锦柱有27个春节是在山上度过的。他一心扑在瞭望工作上,照料家庭和孩子的重担几乎全部压在了瘦弱的妻子身上。

  这么多年,他没能守护在妻子旁边,没能照料孩子,没能替老父亲送终。想起这些,他觉得很内疚。很多人对他不理解,有的直言不讳地说他傻。也有的说,在瞭望台上好玩,天高皇帝远,上不上班都没人知道。

  对这些议论,余锦柱一笑了之。

  曾经有记者问他:“你长年累月一个人在瞭望台上,不觉得苦吗?”余锦柱憨厚地笑了,他说:“共产党员更多的是责任,国家把这么大一片山林交给我,我应该尽心尽力地守护好,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也值得!”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