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缔造东方传奇

2012-09-03 09:30:02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杨帆]
字体:【

  1992年,8名工程师揣着借来的50万元创立了一家小公司。今天,这家公司年收入超过800亿元,在全球机械行业排名第七:她就是中联重科。

  20年风雨兼程,20年发展壮大,中联重科走的是一条“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的道路。中联重科人始终坚信,科技创新是中联重科的灵魂,也是企业发展的根基所在。

  近日,笔者走进中联重科银盆岭科技园,对中联重科研究院副院长付玲博士进行了专访,聆听中联重科高速成长背后的故事。

  “自主创新是公司发展的基石”

  “至诚无息,博厚悠远。”是拥有多年历史沉淀的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的八字院训。脱胎于此的中联重科也深深烙上了“至诚博厚”的印记。

  “我很喜欢这样的企业文化——踏实、内敛、低调,但是有张力。搞科研,就是要这样!”付玲一语掷地。

  创立之初,中联重科人就明白,只有依靠科技创新、自主研发新产品,企业才能生存发展。

  通过多年探索,最终形成了中联重科独特的创新体制。

  中联重科建立了两级技术创新平台。一级平台为共性基础技术研究平台、技术人才创新平台、科技资源创新平台和信息化创新平台,二级平台为各事业部产品协同开发平台。一级平台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混凝土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机械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二级平台提供基础技术、科技资源和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撑,从而形成了完整的高端创新体系。

  公司通过两级平台进行技术自主创新和上下延伸,实现了关键技术攻关、产品升级换代和新产品研发,带动了行业技术进步。

  在科研创新投入上,中联重科从不吝啬。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7%用于前瞻性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我们非常清楚,市场迟早会饱和,不开发新产品,企业迟早会走进死胡同。”付玲说。

  多年来孜孜不倦的创新,让中联重科在科研方面硕果累累。仅在2011年,中联重科科研团队申请专利1618项,其中国际专利230项,开发新技术368项。依靠自主创新,中联重科已成为全球产品链最齐备的工程机械企业之一,目前主要有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和土方机械三大产品板块,86个系列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700多种主导产品。

  “技术创新的中心是人”

  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群雄逐鹿,竞争异常激烈。中联重科之所以能始终引领该行业的技术进步,其秘密就在于拥有一支忘我奉献、擅打硬仗的研发队伍。

  目前,中联重科的国际化研发团队拥有超过4000名工程技术人员,其中包括18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由来自中国和意大利研发机构的资深科学家领导的核心研发团队拥有25名平均服务年数超过10年以上的研究员,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其专业领域内拥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中联重科的领导层认为,科技人员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是公司永远不可替代的财富。因此,公司一直十分重视建立针对科技人员的有效激励机制。

  “英雄不问出身,不管你的资历与职称,只看项目是否有创意有前景。”付玲说道。中联重科的科研项目,实行“先张榜,再选将”的内部招标制,项目揭标要进行严格的考核和答辩。一旦中标,提出项目的科技人员就成为该项目负责人。这一机制的建立相当于为科研人员的成长提供了“一架摸得着的青云梯”,既提供了宽松的科研环境,又保障了具有活力的企业内部竞争氛围,让中联重科的科研人员总是充满着激情与灵感。

  另外,中联重科每年对创新突出的新产品、新技术项目进行评选,评选上的项目以近百万元进行奖励;每年对在专利、标准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冠以专利之星、标准之星,给予重奖;技术人员的内部职称评聘也严格与完成项目的科技质量、市场效益紧密联系。在“一架摸得着的青云梯”之上又铺就了“一条看得见的黄金路”,这种将科技人员激励与市场业绩、与创新能力挂钩的方式,大大增强了科研创新的动力。

  采访结束后,我们一行人看着厂区内停放着的中联重科新研制的80米碳纤维臂架泵车,深刻感受到了“思想构筑未来”这6个沉甸甸的字对中联重科科技发展的指引,那就是创新构筑科技未来,科技构筑世界未来。正是科技创新的力量,催生了中联重科这一改变了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的格局,并且仍将继续书写奇迹与辉煌的行业巨擘。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