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评论员:公开透明凝聚奋进力量

2012-08-21 09:05:36 [来源:新华网] [责编:杨帆]
字体:【

     新华网北京8月19日电(新华社评论员)举国关注的党的十八大代表名单近日向社会公布,代表产生的相关环节与选举情况也通过新闻发布会向社会说明。公开透明的这一举措,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治党治国从理念到方式的新变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更重要的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稳步推进,开启了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探寻十年成就辉煌的深层原因,不难发现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形成的巨大力量。公开透明的党务政务就像阳光和空气,是密切党同人民血肉联系的必要途径,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

  关注我国政治文明进程的人们都能感受到一种悄然的变化,这就是中国人对国家和地方党务政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越来越高,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科学决策、依法办事成为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干部履职的基本要求。这些变化,正是党中央、国务院积极推进党务政务公开的直接结果。

  十年来,中央党政机关、地方党委和政府普遍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新闻发布活动,征求决策意见、通报工作进展,回应群众关切。政府网站、官方微博等也在公开透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沟通渠道不断拓宽。

  公开透明让公民权利更有保障。全国各地群众踊跃参与电价、水价等民生用品的价格调整听证,有序参与法律法规等制定修改,网民意见征集屡创新高,个税起征点稳步提升……种种变化,印证着公民权利和利益关切更受重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越来越多的尊重和满足。

  公开透明的制度建设坚定有力。从《关于在全国乡镇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通知》到《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再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务公开进入法制化轨道,不仅形成了决策公开、信息公开、执法环节与办事公开、干部人事任免公开等全方位格局,而且以政务听证、重大事项集体决议、投诉举报、公开评议等更加丰富的制度形式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

  公开促进民主,公开凝聚力量。十年来推进党务政务公开的经验启示我们,公开透明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充分相信人民,坚决依靠人民。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就要坚持不懈、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努力建设阳光政党、阳光政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取信于民,使我们党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与支持。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主体更加多元,利益诉求更加多样,矛盾冲突易发多发。只有坚持推进党务政务公开透明,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聚民力,万众一心攻坚克难,推动改革发展。努力拓宽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渠道,积极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监督党和政府的工作,我们就一定能够汇聚起强大力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