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1颗闪闪发光的大龙珠,1条近50米长的火龙,或搏风击浪,或戏水翻潭,或鲤跃龙门,花节繁多,环环紧扣。为迎接全国“文化遗产日”的到来,汝城县近日在土桥镇土桥村广安所举行了一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火龙”的展示活动。(摄影 廖艳琼 李慧玲 王志强 安新志 李寒露 编辑 王立三 陈新科)
  • “化龙”瞬间。李慧玲 摄
  • 点火时的热闹场面。王志强 摄。
  • 龙舞田野。安新志 摄
  • 这条50多米长的香火龙由3.5万根香扎成。记者 廖艳琼手机拍摄
  • 香火龙蓄势待发。李慧玲 摄
  • “五百岁”的老年乡村乐队。记者 廖艳琼手机拍摄
  • 点火前祭祖仪式。记者 廖艳琼手机拍摄
  • 全村的妇女都在祠堂忙碌。记者 廖艳琼手机拍摄
  • 香火龙“腾飞”前。记者 廖艳琼手机拍摄
非遗探秘:汝城飞舞香火龙

  华声在线6月7日讯(记者 李寒露 廖艳琼 刘玉先)1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1颗闪闪发光的大龙珠,1条近50米长的火龙,或搏风击浪,或戏水翻潭,或鲤跃龙门,花节繁多,环环紧扣。为迎接全国“文化遗产日”的到来,汝城县近日在土桥镇土桥村广安所举行了一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火龙”的展示活动。由稻草、棕叶、南竹、向日葵杆、龙香制作而成的香火龙,吸引了上万名当地群众的眼球。

  汝城香火龙是一种造型威武、结构精美、技艺精湛、场景壮观、气氛热烈、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综合艺术活动。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香火龙这项传统民间艺术活动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近年来舞香火龙的村庄越来越少,规模也越来越小。2008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汝城县“香火龙”榜上有名。汝城香火龙晋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挽救和发展汝城香火龙这项传统民间艺术再添动力。

  6月2日晚上七点半钟,随着数十声三眼炮的鸣响,汝城县土桥镇土桥村广安所李氏宗祠里传出一阵威仪的祭祀乐曲,香火龙的点火仪式在这里正式开始。早已明确分工的四邻八乡的亲友,成群结队地从各家各户赶来,在香火龙传承人李茶彬、李洪发等人的组织指挥下,男女老少纷纷持松明火把,给香龙和双鱼生肖吉祥物都点上火,加上几十盏红光闪闪的龙灯,现场一片珠光宝气,一时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欢声鼎沸。火光到处,红光闪闪,一片瑞霭祥烟,场面极度壮观。

  只听得一声令下,三眼炮争先轰响,接着鼓乐喧天,鞭炮齐鸣。100多位青壮年头顶草帽,身穿防火衣一齐上阵。舞龙头每8人一组,其余每2人一扛,刹时间将一条2000多斤重的香火龙抬将起来,舞将起来。在众人的努力下,香火龙先绕宗祠大门旋转三周,一旋一拜,三拜后沿村内主道和村边游走。经过村民家时,每家每户都点燃蜡烛、燃放鞭炮烟花,以示迎接龙的到来,祈求好运和一年的日子红红火火;在主干道上,路过的各式车辆纷纷停车熄灯,鸣叫喇叭以示敬意;在水田边,天幕黝黑,香火龙将万点火光倒映水中,既雄壮,又轻盈,阵阵香烟随风飘动,整条香火龙就像在腾云驾雾。 按规定的路线舞过后,香火龙又回到祖祠前,龙首居中盘成圈,村民们燃起火把烧龙,这便是“化龙”,也称为“龙归天”。

  汝城县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在湖南省东南端,是一个古老而文明的山区县。这里不乏民间的山歌小调、歌舞,又有民间“故事会”,而最吸引人眼光的则非“香火龙”莫属。

  传承人李茶彬告诉记者,汝城香火龙最早起源于祀龙止雨、祀龙止水,其形象主要来源于当地寺庙中有关龙的壁画和雕塑。舞香火龙的招龙仪式,一般在每年正月的元宵节前后夜间进行,有圆龙、扁龙还有特制的磺龙,其制作材料虽然简单,但制作工艺精巧、工艺流程复杂,舞龙活动群众参与性强,具有典型的地域标志性文化。香火龙的制作很讲究,先用稻草扎成长数百米、直径4厘米粗细的“赵公鞭”待用。按照设计图分节依次用赵公鞭扎成龙头,龙颈、龙身,龙尾,再在规定位置扎上龙足、龙爪和龙脊。待各部分扎成后,沿水平方向于龙身两侧插龙香,每隔2厘米插一支龙香于“赵公鞭”上,用细篾片连接形成连线。每支龙香长60厘米,按造型插遍龙香,包括插成龙鳞,需龙香4万支左右,密密匝匝,十分壮美。插好龙香后,在祖祠前将每一节构件用竹竿绳索连接好,装上抬杆,煞是好看。

  当晚,为了观看香火龙展示,在广东省韶关市经商的土桥村人李本清,特意赶回家乡。他告诉记者,他为家乡有如此厚重的文化底蕴感到骄傲的同时,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感也油然而生。今年50出头的香火龙传承人李洪发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保护香火龙这项有意义的工作中来,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会薪火相传,越传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