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手机和ipad版 掌上华声 繁体

偷换稿件抨击教育 中学生,忍够了?

“这种变味的教育,学了能有什么用呢?就是考上大学能如何?找到工作又如何?...我们不是机器,即使是机器,学校也不该把我们当成追求升学率的工具!”9日,启东市汇龙中学江成博在国旗下发表讲话时,将老师把关的演讲稿,悄悄换成另一篇抨击教育制度文章。全校哗然,他为什么要行此出格之举?[详细]

“县中模式”的囚徒困局

2012-04-11 17:35:46 | 华声在线综合

----------------------------------------------------------------------------------------------------------------------------------------------------

  自2004年南京高考之痛以来,原来只在部分地区盛行的“县中模式”逐渐受到全社会的青睐,中学补课之风日益盛行。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家长不得不逼着孩子去“死学”,教师不得不逼着自己去“死教”,学校不得不提心吊胆去加班加点。新课程标准下的课程改革在实际的操作中已经背离了设计的初衷,教育陷入了一种“县中模式”的囚徒困局之中。

  2004年南京高考之痛使教育界对“县中模式”的讨论甚嚣尘上,肯定者有之,否定者有之,不承认而把这种“模式”称为“县中现象”的亦有之。其实,“县中模式”只是中国“精英教育模式”的一个缩影,是中国现阶段教育需求与教育供应矛盾的集中体现。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校长整天胆战心惊,教育行政部门忧心忡忡;家长明知对孩子不利还不得不逼孩子去死学,教师明知会扼杀学生的潜能还不得不去死教,学校明知违背教育规律还不得不去加班加点。教育陷入了一种“县中模式”的囚徒困局之中。在大力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对“县中模式”进行全面的审视和认真的思索。本文拟从“县中模式”的定义、成因、危害以及出路等四个方面对“县中模式”作一系统论述,以期引起教育界专家学者的重视,对久遭诟病的教育有所启示。

  一、什么是“县中模式”

  “县中模式”,是一种主要在县级中学实行的,以大量的时间投入为表象,促使教师和学生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全力以赴,通过研究高考,应对高考,以获得高考佳绩为惟一目标的教育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以大量的时间投入为表象,以封闭的学习空间为基础。在很多县中里,时间的投入是最为直观的表象。老师和学生每天早上5点多开始起床,晚上 10多才离开教室。他们每天工作、学习长达十五六个小时,而要保证这种充足的时间,就必须实行封闭式管理,只有封闭,学生才能不受任何干扰地接受训练。在县中里,学生是不准随便进出校门的,甚至不允许接触任何课外书籍,否则,就会作违纪处理,还要给班级扣分,甚至连班主任奖金也随着减少。在这种封闭式的管理下,学生几乎不受任何外界影响,保证了充足的学习时间。

  其次,以不停地竞争保持学习的动力。除了在时间和空间上控制学生以外,“县中”还有一套激励学生不断挖掘自身潜力的办法,那就是让学生“不停地处在竞争之中”,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动力。许多“县中”把学生分成几个学区或分部,学生的所有活动都要进行量化,学区之间按照学生的量化成绩进行竞赛,然后排定名次。甚至有的学校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班级就会进行一次调整。前面班级的学生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要拼命学习,后面班级的学生为了能进入靠前的班级也要拼命学习。这样,学生总是处在竞争的状态中,在竞争中保持学习的动力。

  再次,以教师的团结奋斗为保障。县中高考成绩优异应当说主要归功于县中老师们的团结奋斗。他们集体合作研究高考,把高考的每一个考点都细化成具体对应的讲解与训练,一个考点一个考点地过,逐层推进,教学模式流水线化,最后加工出高考验收通过的成品——学生。正如南通市教育局局长王炎斌所说,“南通的高考成绩很大程度上是老师们拼出来的”。无论哪门学科,一考完试老师就连夜批改,并且统计出全班知识盲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差。县中的老师是把学生当作研究生来带,高考出成绩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最后,以取得高考优异成绩为终极目标。在县中里,高考成绩的优异是最终极的惟一目标,一切的评比、晋级、奖金发放等等都以考试成绩为参照。学生一进入中学都开始把目标锁定高考,高考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高考不考的,学校就不开设课程。高考是惟一有效的指挥棒,甚至许多学校从高一就开始分科,提前进入了高考状态。

  二、“县中模式”的成因

  “县中模式”之所以倍受社会关注,并不仅仅像某些报刊上说的那样主要以牺牲学生学习时间为代价,打消耗战。以时间为代价只是县中在高考中取胜的表面现象,是其最为直观的表现形式而已。其实,许许多多的城市孩子在课外消耗的时间也不少,家教之风的盛行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再说,仅凭时间的消耗就能在高考中取胜,那么高考就变成了死记硬背的知识库了。县中在高考中取胜以至成为一种“模式”,有其复杂的原因。

  1.教育资源短缺下的高考制度是催生“县中模式”的根源

  中国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只能通过高考选拔部分所谓的“精英”。江苏省南通市的高考成绩连续10多年在全省遥遥领先,前往取经的考察团要克隆其“县中模式”,中央教育科研机构和媒体的记者却调研其素质教育成果,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素质教育对高考的屈从。再者,教育管理部门对学校评估的主要依据就是高考,社会对于学校的评价依据更是高考。有了这种“一白遮百丑”的评价方式,再加上来自家长的压力,很多校长选择的培养方式只能是让孩子“先成才,再成人”。

  2.县中学生的考学需要是“县中模式”存在的基础

  县中农村学生较多,跳出农门是他们唯一的出路,这是“县中模式”存在的基础。在偏僻落后的农村,高考在很多“县中”孩子的心目中不仅是自己跳出 “农门”的跳板,也是他们回报家庭的关键一步。所以,县中的孩子有着强烈的求知考学欲望。县中有着严格的作息时间,晚上11时之后宿舍就会熄灯,强迫学生们睡觉,但是仍然有不少学生熄灯之后打着手电、点着蜡烛看书。甚至有的学生为了躲避老师在熄灯后的检查,就先睡觉,到夜里两三点钟的时候再起来看书。强烈的学习需求,不能不成为“县中模式”得以存在的最为主要的客观因素。

  3.管理部门长期的越位和缺位是“县中模式”得以存在的外部条件

  2005年陕西榆社县高考滑坡之后,县教育局长公开道歉,县中领导被集体停职,高考成绩成了各地教育管理部门政绩的主要标志。当高考一旦变成了教育行政部门的任务和脸面的时候,教育就异化为行政的奴隶。在这种情况之下,追求高考成绩的最优化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素质教育”自然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但是,这一规定在企业和机关或许还能得到遵守,到了学校就是空白条文,学校成了唯一不受劳动法约束的单位。县中老师平均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每周都超过法律规定的上限1倍还多,却不见劳动部门去干涉和制止。这种教育、劳动等管理部门长期的越位和缺位为“县中模式”提供了一定的外部条件。

  4.优秀的生源保障是“县中模式”得以成立的内在条件

  县里人口基数较大,由于多处农村,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失学比例很高,能坚持到高中的都是相当优秀的学生,尤其能够到县中就读的更是县里的佼佼者。他们再经过县中三年的强化训练,在高考中考出较好的成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相比较而言,城市中学高中入学率较高,学生学习成绩相对比不过县中,高考自然也很难与县中抗衡。巧合的是,笔者在写作本文的时候看到2005年12月21日《扬子晚报》的一篇题目为《学校“劝离”广遭非议》的文章,报道了江苏教育最为先进的南通东台市某中学在高考综合考试结束后劝成绩不太好的同学放弃高考的事件。这或许折射了南通高考成功的又一原因。

  5.吃苦能干的教师队伍是“县中模式”得以发展的生命线

  县中的老师们大都出身农村,有一种肯吃苦的精神。他们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教育学生、研究高考上。县中的老师针对大纲、考纲,把考点一个个梳理,一个个通过,每一个考点都设计专门的应对策略,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训练系列,保证了学生一看到某种类型的题目,马上就想到相对应的解题方略。即使一些新的题型,老师们几乎也都有研究。比如2005年江苏高考题中涉及到的一些江苏经济、工农业发展方面的题目,其实在复习中很多县中的老师们都想到了。多年研究揣摩高考命题的经验告诉他们,江苏自主命题肯定会反映一定的江苏特色,于是各科老师都搜罗了所有可能考到的“江苏知识”让学生记牢。因此,体现素质教育的高考题一样可以用应试的方法“对付”。这样一大批肯吃苦能干的教师队伍是“县中模式”得以发展的生命线。

  三、“县中模式”的危害

  有这样一幅漫画:学生进校门时,脑袋形状各异,方的、圆的、三角形的、菱形的都有,但出校门时,全部成了圆脑袋。 我们的教育本应是人的教育,是为了造就人、培育人,不是为了让学生成为考试机器,长期实行这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一种严重的伤害。 以高考为目标的“县中模式”只能把教育引上歪路。

  1.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大量的优秀人才被抛弃在大学门外

  “县中模式”下的训练都有固定的思维模式和标准化的答案,这就扼杀了学生的探索和创造能力,扼杀了学生发展的潜力。虽然县中老师称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先成才,后成人”,但是,先成“才”,不一定是真的“才”,后成“人”却很难。

  从让无数孩子跨入大学校门的角度来说,“县中模式”当然值得肯定,但我们却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国家高校招生总数是固定的,此起则彼伏。“县中模式”本身并不能为国家多培养出建设需要的人才,只是将人才的录取范围进行了简单的调整。“县中模式”下虽然有更多的农家子弟挤进了高校大门,但这些竭尽全力而挣扎进入高校的孩子,却挤下了不少知识全面并富有创造精神的孩子。从国家建设所需人才的角度看,“县中模式”并利于选拔真正的人才,在一定意义上,反而对我们国家是一个极大的损失。

  2.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危害,校园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县中模式”下的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危害。据调查,学习压力较轻的北京,高三学生体检近视眼的比例高达90%。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所、新浪教育频道对在线8699名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近90%被调查教师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近40%的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近56.10%被调查教师在工作中存在“应付”的现象,60%的被调查教师对工作不满意。这些数据是惊人的,试想,身心不健康的老师,能教育出健康向上、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吗?

  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校园安全问题亦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尤其是补课期间的出现问题一直处于法律的空白地带,以至许多校长每天都提心掉胆,战战兢兢,无异于“在刀尖上跳舞”,生怕出现一点安全事故。山西沁源某校学生在天还很黑时就起来晨练,结果发生交通事故,致20人死亡、10多人受伤,暴露了校园安全的诸多问题。

  3.县中老师大量流失,农村教师后继乏人

  县中高强度的劳动,导致优秀教师大量流失,而新毕业分配教师人数又有限,县中教师只有从乡里选拔,乡里老师只能再从村里选拔,村里没有教师,只能撤并学校。近几年,教育部门打着整合农村教育资源的旗号撤并农村学校,把不少农村缺少教师的矛盾给掩盖了。但不容置疑的是,农村的教育环境越来越恶劣,教育质量一年不如一年。更为严重的是,学生看到教师的辛苦,没有人愿意当教师。笔者连续多年对自己所带班级学生进行过调查,愿意做教师的只有1人,还只想当幼儿园教师(因为幼儿园老师有双休日)。高考师范生录取分数线一直持续走低,有的学生即使考上了师范,也只是为毕业后跳槽作准备。优秀人才不做教师,“县中模式”下的影响也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教育的根基一旦被触动,危害的将是整个中国的教育大业。

  4.政府的威信被严重削弱

  教育行政部门一方面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禁止补课,一方面又暗地提倡补课,教育法规乱了套,“减负”变成了“加正”。教育管理部门长期的越位,使本来正常的教育异化为行政的附庸,教育的独立性丧失殆尽。劳动等管理部门长期的缺位和不作为,又纵容了教育部门的违法行为,使教育与教育的本质距离越来越远。政府的某些规定在教育领域成为一纸空文,政府的威信受到严重挑战。

  四、“县中模式”的出路

  李昌平多年前曾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没指望”,掀起了全国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在“县中模式”的影响下,我们现在学校的现状却是“学生真苦,老师真累,教育没希望”!可是,就是这样一种没有希望,甚至让人绝望的教育模式却越来越盛行,大有风靡全国之势。近两年,“县中模式” 搞得较好的“苏北校长”活跃南京教育界,南京市教育局也发文允许学校利用周末进行辅导,补课的风气日甚一日。“县中模式”陷入了一种“人人讨厌、人人喊打”,但“人人又不得不实行”的囚徒困局之中。要为这种模式找到一个出路,笔者认为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建立与社会发展相和谐的教育体制。

  首先,要大力发展经济,建立多渠道成材机制。经济的发展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发展了,教育的投入就有了充足的保障,不至于使政府把有限的财力投进高等教育的大海里,可以使各种教育形式百花齐放,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成材渠道,大大缓解高考的压力。

  反观“县中模式”发展的这几年,正是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几年。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1995年是2.41%, 1999年是2.79%,2002年达到3.32%,2003年却微降为3.28%;对2004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调整后,该年的这一比重又回到了 1999年的水平,2005年依然维持在2.8%的水平。这样的比重大体只相当于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严重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催生了“县中”这一模式。而要破解“县中模式”这一困局,关键也只能是发展经济,建立多渠道成材机制。

  其次,要改变教育评价体系。产生“县中模式”的根源是高考制度,那么要改变“县中模式”这一困局,就必须改革高考制度。任何考试都有对付的办法,如果教育只是研究怎样对付考试,只为了考试,这样的教育必死无疑。南师附中原校长、江苏省物理特级教师胡百良认为:“造成当今中国‘应试教育’如此泛滥的原因,是和教育方针不配套的教育评价制度,特别是不合理的高校招生制度。责任在上面,广大的校长、教师、家长和学生都是出于无奈,是被迫的。国家的教育方针是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而现在高校录取学生的惟一标准是一次文化考试的分数,评价学校好坏的惟一标准是升学率。这种招生制度的最大弊端,就是不能全面、准确地评价一个学生的素质状况。”①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依靠中央。教育方针是中央制定的,高考制度也是中央制定的,当两者发生矛盾时,当然只能由中央来解决。

  最后,要还教育一个宽松的环境。对教育最大的支持就是不要对教育瞎指挥,不能让家长和社会告诉老师课该怎么上。俗话说“老大多了会翻船”,应该让教育工作者按教育的规律来培养学生。世界上中学教育最好的国家芬兰,教育的环境相当宽松,教师对教育享有很大的自主权,这或许能对我们有一些启示。

  2006年国家教育投入仍未超过GDP的百分之四,现实情况仍在令人担忧。